突出“三水”统筹 重点流域保护“十四五”规划要求已明
日前,生态环境部召开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明确:实现“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
试点开展:在廊坊、四平、哈尔滨、湖州、东营、济宁、广州、璧山区、铜川、渭南等10个地市率先开展试点。
编制原则:坚持“开门编规划”,生态环境部将组织开展“我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献计策”等活动,汇聚民智,反映民意,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力量。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指出,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全国仍有57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消除比例低于80%,编制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是精准、科学、依法实施保护的必然要求。
近日,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根据目前10个地市已启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的情况,要求各地方争取2020年底形成《规划》初稿,并于2021年上报国务院。
重点来了:
《规划》编制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找出问题是前提,生态环境部要求从实际出发搞清楚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落实在哪里,从而制定出“管用、好用、解决问题”的《规划》。 另一方面,张波表示,《规划》的创新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减排和增容两方面内容统筹好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分别以保障生态流量、维护河湖生态功能需要和有针对性的改善水环境质量为重点进行突破。
相比“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对技术领域提出了新要求:
生态环境部指出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即生态流量评估与保障、水生态监测评价和保护修复等重点要破题,进一步实现“流域统筹、区域落实”水生态环境管理思路和建立责任落实体系,针对区域再生水循环体系建设、蓝藻水华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整合现有科技资源进行创新和突破。
在《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和试点工作组织上,相关负责人提到在编制的各个环节,相关部门应联动协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问题、成因、目标、任务、责任等清单的落实。
同时,各流域海域局要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牵头作用。地市人民政府是落实规划编制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各个流域监管局和各技术单位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共同推进试点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
相关负责人认为,“十四五”《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文件,2020年又是谋划“十四五”工作的关键年,各地方要加强重视,有关的目标、指标要进行完善,更要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要求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