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两会“好声音”:农村环境治理挺进新时代
细数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发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再次成为2018年全国“两会”热门议题。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随着农村环境治理技术成熟,“美丽乡村”的战略框架也将逐步规模化。多层次创新奖推动传统商业模式升级和变革,相对应地,农村经济可更灵活地调整产业结构。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已步步临近,社会各界也正积极勾勒未来乡村图景。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逐步明晰起来,2018年进入到深入落地之年。而如何通过完善政策框架,有效推进生态乡村振兴,也成为了2018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议题。多位代表委员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先从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着手。
围绕美丽乡村的振兴路径,2018年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战略部署。具体来看,截至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截至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实现质的飞跃,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而如何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提质增效,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
“对于传统的农村,大家心目中还有存在脏乱差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提高老百姓生产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现状。”全国人大代表刘家奇指出,要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的问题,就要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坚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示范,做出亮点,才能加速实现“青山变金”的美好愿景。
尤其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加快农村经济由高质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农工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以生态宜居、废物循环、农民受益为目标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提案建议,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积极培育农村环保PPP合作模式,支持将农村环保设施项目整体打包,打造出农村环保市场雏形。此外,还必须严防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整合规范各类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显然,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的过程中,生态环保是基本准则。在全国人大代表刘广河看来,“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不少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但在操作层面仍有改进的地方。”诚如在农村生态环保方面投入较少,导致局部范围生态仍存待补短板。因而,包括加强区域统筹协调规划、保护生态屏障区域、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监测体系成了此次刘广河的关注热点。
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央办、国办此前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重点强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要板块。在此基础上,美丽、宜居已成为农村环境的行业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环境治理上下游企业需以开放心态拥抱绿色化进程,实现转型升级。
未来已来,处理生态环保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仍将被视作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当时代的钟声缓缓敲响,农村环境治理和绿色产业变革成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必须在日新月异的治理技术中,在生态农村的征程中加速前行。农村发展绿色化、集约化成为常态,环境治理技术与应用模式快速迭代,“美丽乡村”将重塑农村经济发展新生态。